不能饮水,可见湿犹在中,又当从五苓去桂枝易肉桂湿家下之,额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死,下利不止者亦死。名之曰抵当者,直抵其当攻之处也。
恶寒脉微而复利,亡血也,四逆加人参汤主之。 此本一方二法,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。
自利不渴者属太阴,以其藏有寒故也,当温之,宜四逆辈。 此至七八日而肤冷,不烦而躁,是纯阴无阳,因藏寒而厥,不治之证矣。
君附子之辛温,以奠阴中之阳;佐芍药之酸寒,以收炎上之用;茯苓淡渗,以正润下之体;白术甘苦,以制水邪之溢。水结、血结,俱是膀胱病,故皆少腹硬满。
凡伤寒则病热,太阴为阴中之阴,阴寒相合,故不发热。胸满痞硬,气上冲喉不得息者,太阳、少阳重邪也,宜瓜蒂散吐之。
坎阳不虚,尚能发热于躯内之上焦,如口燥、舌干、咽痛、心烦、胸满、心痛等证是矣。欲知其人阳气之多寡,即观其厥之微甚。